博客年龄:18年3个月
访问:?
文章:116篇

个人描述

Name:SikoyooOicq:83317003I feel rather lonely in the strange town.

窦唯个人专辑全集之<艳阳天>

2008-06-23 09:50 阅读(?)评论(0)
    专 辑 :艳阳天
  发 行 时 间 :1995
  星 级 :★★★★☆
  艺 人 (乐 团) :窦唯
  制 作 :中国火音乐制作
  魔岩唱片股份有限公司企划MSD-006
   滚石有声出版社有限公司提供版权
  出 版 :上海声像出版社CD-0110
  发 行 :上海声像出版社CD-0110
  国 家 版 权 号 :ISRC CN-E04-95-359-00/A·J6
  个 人 收 藏 号 :RYCD-CN0019-0041
  
  《比黑梦更黑》
  
  当《黑梦》那张惨绿色的封面被蓝天、冰块、向日葵取代时,多数人都以为窦唯已经走出那个黑色梦中,但别你仔细再看,向日葵虽然黄艳,但它依然被厚厚的冰层紧紧地包裹住,艳阳天只是一种需设的意境,它的可能性对于未来正如窦唯这张《艳阳天》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曲的标名一样,是“未知”的。
  尽管事隔上一张专辑才一年时间,但一切已经开始变化,你可以发现窦唯自己坐在了鼓椅上,虽然他曾经是一个鼓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一个技术出色的鼓手,那么这里你就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有些节奏的东西注定要开始变化,摇滚乐的家常武器——猛、准、狠、快的节奏型势必要被窦唯打破,而这仅仅是开始。于是你又发现,吉它手名单上出现了窦唯和张亚东的名字,虽然在第一张个人专辑里,窦唯已经放弃了之前国内摇滚乐对大量吉它节奏和SOLO的依赖,但他依然用了专职吉它手曹钧来撑住很多段落的大局,而这一次包括他和张亚东两名非专职吉它手的主局,又说明了窦唯本人对于吉它作为音乐构建主料的厌倦,他已开始将吉它仅仅做为一个发声器件融入以个人意境创造为主的音乐里。当然,键盘自然是构造意境音乐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一次除了他多年的好友白方林之外,张亚东开始介入他的梦境叙事,做为意境音乐的构思窦唯当然有的是(还很多),但是他毕竟还没到对乐器掌控自如的地步,虽然窦唯第一次尝试了整张专辑的编曲,但是他也迫切需要一位匠人来帮助他完成有些音乐的细节,而一直沉溺于英伦低调迷幻乐风的张亚东自然成了他的首选,也许窦唯本人并不在意他的音乐在形势上是否真的和张亚东可以重叠,但此时的窦唯要营造的只是一种音乐意境的营造和刻划上,对于细节上,他的编排有时倒显得相对模糊和随意。
  也正是这种模糊和随意,使得《艳阳天》在一种无意识中接近西方意识流的本质,技术的淡化却突出了意境的深远,士大夫式的自吟自唱开始出现,尽管西方多声部的音乐体系依然是音乐的脊梁,但闲庭信步般地鼓击将人们从工业社会重又打回到小农经济社会,多形式的呓语、呢喃、低吟等人声的拼贴也淡化了传统的西方和声,而传统的中民间戏曲和民族乐器也终于开始断续出现在了窦唯的音乐里,从这里你可以看出窦唯也开始走在了文化回归的路上,只不过和多数先辈和同辈相比,他是从容的,他需要的只是一种意境上的文化,至于是用吉它还是二胡去表达,都是次要的,在这一点上,窦唯无疑是睿智的。
  《引子》里已经开始出现了隐约的锣声,以及用键盘模拟的笛声,这段短短45秒的纯音乐引导着你去听一个新的窦唯。
  《出发》是一个和《明天更漫长》相同的主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语言表达上已经日暮途穷的窦唯。而在音乐上,吉它节奏已被键盘完全地取代了,魔幻的背景音乐、张力十足的电钢琴,以及被录音师留在左声道的中性旋律,这一切都是由键盘完成的,贝司依然是窦唯音乐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许因为吉它的淡化,贝司的力度感觉提升了一层,和其它旋律乐器靠得更近,也使得耳朵有种“不着地”的感觉。
  《窗外》是一次人声的实验,笛子演奏上的一些转折开始出现在窦唯的演唱上,从第二段开始,我们可以不段从两个声道里听到窦唯不同的声音拼贴,有类似于西南的民族音乐、有童年时期大家都爱用的怪腔怪调、有拍着嘴巴制造出的抖音,还有那些似唱似喊的声音被无规律地组合在一起,于无秩序中营造出一种新秩序。再回到开始那一段音乐,打击、吉它拨弦、两组键盘旋律,都是以那种自顾自的面目在演出着,而试着将它们分开后,你又可以发现它们都可以完全独立呈现出一副中国式的水墨写生画。
  《春去春来》里承递式的合声和西方和声交替出现,春、花、月这样的字眼开始出现,昔日的对立面在窦唯的音乐里显然已开始变得不重要了,自身与自然的合谐代替了对抗与反思。键盘、吉它、人声,甚至是鼓声都开始变得柔和,迎婚嫁取式的欢愉隐约可见,阿拉伯的香火气息也依稀可闻,有些界限开始被一些散乱的组合打破了。
  《他》——贝司开始出现了跳跃的音节,似乎有一盏微弱且昏黄的灯光在你头顶一闪一闪,模糊的人声像是一层阿拉伯的面纱,使音乐变得更神秘,主声部的人声处理更让那种怪模怪样的笑唱显出了一点鬼寐,倒是在曲子将近尾声时终于出现了一段没了脾气的失真吉它SOLO,却也被在渐渐提升的音量中被尿急似的颤动所颤没了。
  1分钟的《阴》确实让人有点阴冷,主键盘的清亮构成了一种冷艳、中间一段音效更像是浓密如织的雨雾,而吉它有意思的在很远的地方进行着热身式的练指。
  《艳阳天》被台湾人用来打榜,因为相对于专辑里的其它音乐来讲,它的三段式是最径渭分明的,不过花鸟鱼虫在春天的复苏和喧闹还是被音效和黄梅戏的唱腔激活出来,这也确实是最接近艳阳天的一首音乐,粉红色的暖昧和紫黑色的鬼艳都不见了,风筝开始随着轻快地鼓击越飞越轻盈。
  在片天、雨交织的空濛的意境中,窦唯用呆滞的节奏随意地唱出“OOH LA LA LA LA/何必放在心上/随风飘散吧”,长句开始被没摇头晃脑的旋律肢解了,句尾的音又被无限延长着,于是酒足饭饱的人又一次在《说不出的感觉》里得到了满足。
  《晚霞》里的贝司呈现出感性的一面,人性化的节奏跳跃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游离于欢乐与痛苦之间,中庸哲学开始隐现,中间一段贝司过渡让人听到了中国古琴的韵味,这一次窦唯已经是深深陷入到纯粹的自我小天地了,他甚至可以在音乐里随心所欲地打起呼噜,过份吧!所有衔接越来越模糊,器乐也变得越来越分散,虽然还谈不上爵士,但中国式的即兴开始变得有点眉目了,音乐最后被切割的词语让窦唯离虚幻世界更近了。
  我最喜欢的音乐出现了——《黄昏》。词语的切割似乎是上一首尾声的延续,飘忽的吉它拨弦和古琴韵的贝司画出了另一种琴瑟合鸣,神经质的飘忽效果和迷离的电子音效恰到好处地给人一种不安感,绝不过分和夸张。鼓棰快成了木匠手中的那把钉钉子的谋生工具,节奏只留下了一个空躯壳,包裹的只是山外有山、林中有林的中国式的悠远意境。
  《未知》有和《他》相似的舞曲节奏,也有和《出发》相近地对上一张专辑的某些延续,节奏开始加快,电子音效渐次减少,代替它的是清亮的吉它拨弦和模糊的吉它扫弦,贝司也开始走出自娱自乐,安命的融入到鼓的节奏中去,这一切又都是乐队化的倾向。副歌部份,窦唯的声线也似乎已从梦中醒来而开始变得振作了一点,只是那一段合成器模拟的长笛和不明不白的问答最终还是让人感到一种未知的感觉。
  窦唯的《艳阳天》是一张不需要激情、不需要心气、不需要阅历也不需要乐理就能听的专辑,至于听的方式和效果肯定是纷杂难计的,你可以找到一千个甚至更多的画面来描述你所听到的音乐,但即使你会熟练操纵各种乐器你也很难用乐器的方式将它们完全的重现,在这里你只有放下你的手、闭上你的眼,甚至不要用耳朵,在一种幻觉的状态将烟化了躯壳融化到他如雨雾交织般的乐符碎片的组合里。
  《艳阳天》中纯个人、纯自我、纯梦境、纯意境式的创作方式是对以互相刺激互相挑逗为主要创造方式的摇滚乐一次几乎完全的背离,虽然乐队的构架依然存在,但他们最终只能被窦唯个人梦魇般地意境化为无形。
  原来一直以为艳阳天是明亮的,是广博与开阔的,没想到窦唯的给了我一个比黑梦更黑的艳阳天,尽管你也看到了依稀的粉红、绛紫、灰绿和浅蓝,但这一切最后都被黑色包围感染,衍变成黑色的物质,一起让这片黑色更浓密。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